關于桂林米粉的故事
點擊次數(shù): 更新時間:2019-6-2 17:11:37
上一條:食用鮮嫩豆芽好處多
下一條:豆腐的營養(yǎng)功效
粉是南方人的“面條”,有從米粉機器生產(chǎn)出來的米粉,也有河粉機器制作的河粉等。粉是南方人幾乎一日不可或缺的主食之一。
說米粉像面條,是指其形態(tài)而言,制作工藝是不同的。瞧瞧,一樣的細細溜溜,一樣的白白凈凈,撈出盤臥在蘭花瓷碗中,澆蔥花兒澆辣丁兒,擱肉片兒擱鹵蛋,一樣的相宜相配。
桂林的青綠山水天下一絕,如果要請桂林人來評說家鄉(xiāng)風物,恐怕還有一絕,那就是馬肉米粉。馬肉米粉所用的米粉勁道彈牙,色澤白亮,米香濃郁。汆燙米粉的湯需用馬骨熬好的老湯,與米粉相配的馬肉則用傳統(tǒng)的腌、臘方式制成。雪白的米粉,披上瑪瑙一般的臘馬肉,點綴一點兒碎蔥花兒,再加一勺炸得酥脆的小豌豆,一碗勾魂攝魄撩人食欲的桂林馬肉米粉,就此和桂林山水一塊兒,深深地鐫刻在人們的記憶之中。
米粉在桂林名頭絕響,恐怕和一個故事有關。據(jù)說秦始皇縱橫天下的時候,派出秦兵攻伐至桂林一帶,關西大漢離開了油潑面臊子面岐山面,戰(zhàn)斗力都成了問題。情急之下,聰明的軍廚就地取材,把大米磨成米漿,再做成面條一樣的米粉,無中生有地創(chuàng)造了一個滿足北方人胃口的米族新品種。類似的說法還有一個,事涉客家人的族群遷徙。當然,客家的源流同樣肇始于秦征嶺南時期,客家人由北向南,一路跋涉,離產(chǎn)麥區(qū)漸行漸遠。他們跨越嶺南,奔向閩浙贛粵,日甚一日地成為產(chǎn)稻區(qū)的新的主人?墒,味蕾的改變永遠滯后于地域的變化,而思鄉(xiāng)之情又無時不刺激著客家人吃面的渴望,于是,米粉也就在無數(shù)次的試錯失敗中誕生。